1927年8月1日一大早,三声枪响过后,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就拉开了序幕。
这次起义主要靠的是正规军,叶挺、周士第和贺龙是带头指挥起义的重要人物。
可奇怪的是,原本带着2万大军的贺龙,到了南昌起义时,身边却只剩下7500人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声名鹊起 首次拒蒋】
1918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南北战争打得火热。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和北洋政府都眼馋湖南这块战略宝地,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持久战一打就是好长时间。那会儿,贺龙在湘西护法军的第五军里头,当的是第一团第一营的营长,他负责守着湖南桃源县城,还得带兵去剿匪。
1920年的时候,谭延闿帮了陈渠珍一把,让他坐上了湘西军政的头把交椅,湘西就这么换了第二个老大。陈渠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贺龙提拔成了湘西新组建的巡防军第二支队的司令。虽说这巡防军是临时拼凑的,但贺龙这职位在队伍里也算是团长级别的,所以他的位置还算稳固。
1923年,四川那地儿,护法军和北洋政府打得火热。打完仗后,川军头儿石青阳为了帮熊克武的第一军,就去找了陈渠珍帮忙。陈渠珍二话不说,就把贺龙介绍给了石青阳,他心里头琢磨着,贺龙不是自己的人,早晚得成为自己的绊脚石。结果,贺龙就这么成了孙中山手底下的一员猛将。
回到四川老家,石青阳让贺龙当上了川东边防军警卫团的团长,他们就驻扎在涪陵。到了1923年11月,孙中山又任命贺龙为四川讨贼军的第九混成旅旅长,让他跟着熊克武去打仗。可惜在川中的战斗里他们输了,于是贺龙就跟着熊克武退到铜仁,在那儿他和共产党员周逸群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一年后,熊克武再次组建起川滇黔的联合军队,并让贺龙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的师长,还兼职湘西的守卫长官。那时候,第1师有两个旅,加起来有一万多号人。到了1925年年初,贺龙带着队伍,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拿下了澧洲,后来又连着攻下了克津、慈利几个地方。因为贺龙打仗特别勇猛,所以第1师有了个响亮的称号——“钢军”。
但是,孙中山去世后,广州的政治局势又变得模糊不清。熊克武被抓后,川滇黔的建国联军也散了架,只有贺龙的第1师幸免于难。为了摆脱湖南军阀赵恒锡的追捕,贺龙只能跑到铜仁投靠黔军。直到北伐战争开始,贺龙才重新拿起枪杆子上了战场。
贺龙参与北伐的第一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双贺交锋”。1926年7月十几号的时候,贺龙带着他的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把贺耀祖的湘军第1师主力给打败了,顺势占领了澧洲。没多久,贺英和周逸群又给贺龙送来了好多新兵,贺龙的队伍这下子又壮大了不少。
随后,贺龙率领的第1师按照北伐军总司令部的指令,陆续打下了包括石首在内的鄂西好几个重要地方。到了1926年12月,黔军的大部队打进了宜昌,贺龙的第1师因为上交了3000多把枪而受到表扬。想跟贺龙拉近关系的唐生智,还特意把贺龙的部队划到了前敌指挥部下面,并且给它换了个名字叫“独立第15师”。
宜昌战斗落幕之后,贺龙带领的独立第十五师被重新组织成了五个旅、十五个团,加起来有两万多号人。那时候,贺龙和他的部队就像是个“抢手货”,谁都希望能把这股强大的队伍拉到自己这边。不过,也有人对贺龙的势力感到害怕,比如蒋介石就是这样。
第15师虽然那时候名气很大,但它没有任何靠山或帮派支持。再说,这支队伍里大都是湘西来的汉子,性情爽快,不愿意跟那些帮派混在一块儿。蒋介石就是看中了这点,把贺龙的部队调去鄂西守防。老蒋这一安排,可把在宜昌的何健和王天培“乐坏了”。
何健本来就和贺龙不对盘,一听说贺龙要来鄂西,他立马就派手下去诬陷贺龙。王天培呢,虽然和贺龙都是黔军出身,但他仗着自己人多力量大,也偷偷打着消灭独立第15师的主意。好在有吴玉章出面调解,贺龙的独立第15师最后被调回了武汉,这才侥幸避开了这场大祸。
然而,蒋介石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一个办法行不通,他又琢磨出了新招数,老蒋迅速想到了一个新方法来对付贺龙。他清楚贺龙和周逸群等共产党员关系紧密,而且他的部队里共产党员也不在少数,这正好成了蒋介石找贺龙麻烦的借口。
结果是这样的:1927年2月19号,蒋介石找了个整编的借口,把原本独立的第15师缩编成了5个团和3个直接管的营。原本有两万人的部队,一下子就只有了一万一千人。北伐军走到长江中下游时,汪精卫和蒋介石又闹翻了,他们分别建立了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这就是人们说的宁汉分裂。
由于那时候唐生智支持汪精卫,贺龙也就选择了帮助武汉政府。蒋介石看到汪精卫势力越来越大,心里很着急,就派李仲公去拉拢贺龙。3月15号那天,贺龙和李仲公在武汉的独立第15师办事处见了面。
李仲公跟贺龙说,只要贺龙愿意站到南京国民政府那边,蒋介石就答应让他当江西的老大,还给他增加军队。可贺龙不但没答应,还把李仲公交给了唐生智处理。这样一来,蒋介石第一次想拉贺龙入伙的打算就泡汤了,而贺龙在武汉政府的日子也开始变得不好过了。
1927年5月底,贺龙带着他的独立第15师继续往北打,成功冲破了奉军的沙河防线。这次战斗,贺龙的队伍抓了三千多敌人,还得到了四个团的武器和装备。到了6月,汪精卫把独立第15师扩大成了第20军,让贺龙当上了20军的军长。这表面上是奖励贺龙,但真相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汪精卫那时候表面上还说着要“国共一起合作”,但暗地里他和蒋介石一样,都怕贺龙势力变大。他让第20军扩大编制,其实就是想让贺龙的部队多打仗,好削弱他们的力量。因此在河南打仗那会儿,贺龙的第20军打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又因为东西和人手都不够,士兵数量很快就掉到了7000人。
【再度拒蒋 毅然起义】
1927年6月底,贺龙带着第20军成功打退了北洋军对武汉的进攻,然后回到了武汉。这事儿一传开,贺龙又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饽饽,像唐生智、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些大佬,都忙着派人过来想跟贺龙拉关系。老蒋这个人精,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马就派了朱绍良去说服贺龙。
朱绍良背景挺深厚,他不仅是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时的老同学,还当过黔军的头头。他靠着以前的部下关系找到了贺龙,先是长篇累牍地夸耀了一番蒋介石的好处,接着又费尽口舌地劝贺龙带着第20军投靠蒋介石。可不管朱绍良怎么磨破了嘴皮子,贺龙就是不为所动。
说起来,老蒋第二次想拉贺龙入伙时,给的条件可比上次大方多了。南京政府说要在上海和南京给贺龙各建一栋豪宅,还愿意拿出300万大洋帮他结清拖欠的军饷。更吸引人的是,贺龙还能掌管汉阳兵工厂。但就算有这么大的好处,贺龙还是没点头答应。
朱绍良比起李仲公来可真是走运不少,他好歹是被贺龙的警卫队客气地“请”出了城外,而李仲公则是直接被关进了监狱。被赶走后,朱绍良心有不甘,借着贺龙部队欠饷的事儿,偷偷鼓动他的手下闹事。在这期间,贺龙还差点儿被暗算,有人朝他开黑枪,好在只是打中了他的帽子,贺龙本人倒是安然无恙。
1927年7月,汪精卫突然站出来说不再支持革命,他和蒋介石一起搞了个“宁汉联手,打压共产党”的行动。这下子,贺龙带领的第20军就碰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他们是该继续跟着国民党走,还是该站出来为工人农民争取自由呢?在武汉袁记水泥厂的一栋办公楼里,贺龙大声地对大家说:
咱们得为咱工人农民这些辛苦大众争取自由去拼搏!咱们要推翻帝国主义,打倒那些封建大佬和坏官污吏,还有那些土豪恶霸。咱们得一条道走到黑,革命到底!死心塌地跟着共产党,一直走下去!
五四运动之后,贺龙就开始了解共产主义的理念,对共产党人一直挺友善。蒋介石那会儿到处打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的老百姓,贺龙可没少冒险帮忙,减少了共产党的损失。就拿汪精卫背叛革命那会儿来说,他立马就把从武汉逃出来的党员和工农群众接到自己的部队里藏起来。
那时候,贺龙差点就被汪精卫给暗害了。汪精卫心里头怕贺龙这种有新思想的将领抢了他的风头,就指使江西省的头儿朱培德,请贺龙和叶挺上庐山去“商量事儿”。说是“商量”,其实啊,这就是个圈套,想方设法要拿掉他俩的军权。还好叶剑英机灵,赶紧通风报信,贺龙和叶挺这才没掉进陷阱里。
1927年7月23号,贺龙带着他的第20军到了九江,那时候他们一共有大约7500人。到了28号,共产党的代表谭平山找到了贺龙,告诉他党中央打算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按照计划,贺龙得赶紧带着部队去南昌。贺龙一听,立马就答应了,还非常认真地表示他会这么做。
我一切都听中国共产党的指挥,党说啥我做啥,绝不含糊!
1927年8月1日,周总理、贺龙、叶挺他们带着大家发动了南昌起义。因为有坏人提前泄露了消息,起义不得不改到早上4点才动手。虽然这次起义没成功,但它对中国革命后来的发展特别重要。特别是贺龙带的第20军,他们的贡献大得很,没法用数字来衡量。
富腾优配-富腾优配官网-工程配资-正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